粟裕的战神之路:两次机遇、一个仇敌
其实吹捧张灵甫的目的,无非是说张灵甫是抗日英雄,却被解放军击毙在孟良崮,然后引出八路军游而不击,专门杀抗日英雄。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不必理会。实际上王耀武是74军的灵魂人物,张灵甫才是打酱油的。此时的王耀武和粟裕,都不是曾经的小军官了,而是位高权重的军队大员,一句话就能决定几十万人的生死。
解放战争的进程,又让他们在山东碰头,那好吧,14年前的血海深仇,也到了结的时候了。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带兵北上,在山东灭了李仙洲兵团,王耀武气的大骂:“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让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啊。”蒋介石也发现全面进攻解放区不行,便改成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陕北是彭德怀的战场,而山东是粟裕的舞台。随后便是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0日,汤恩伯指挥第七军和48师向北推进,陈毅和粟裕决定吃掉这两支部队,然而第二天传来一份情报:“那两支部队都是吸引华野的炮灰,真正的主力是张灵甫的74师,他们准备直捣华野指挥部。”大家都知道74师的战斗力,决定撤退,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不同意:“不撤不退,改变计划打74师。”不是主力么,老子打的就是主力。
粟裕把华野9个纵队分成两半,5个纵队主攻,4个纵队阻援,哪怕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打掉张灵甫的74师。只要这支部队没了,国军的其他部队就好说了。明白张灵甫的方位,粟裕派出叶飞和许世友,分别从左右两侧包围74师,张灵甫慌了。原本74师两侧是有掩护部队的,也就是黄百韬的25师和李天霞的83师。
百韬是老实人,只落后张灵甫30里,问题就出在李天霞。李天霞是黄埔3期,和老长官王耀武是同学,而张灵甫是黄埔4期,属于小字辈。在国军的黄埔同学里,年级高代表地位高,那些黄埔一期是公认的老大哥,没人敢不服气。黄埔4期的张灵甫,居然比李天霞的官职高,李天霞心里很不服气。类似于现在工作20年的中年人,能服气一个只有20岁的年轻领导?工作的时候肯定不积极嘛。
所以李天霞应该在旁边掩护张灵甫,却走的特别慢,足足拉开100里路,为了交差,李天霞派一个连在前边占坑,意思是别管人数多少,反正我也到了。张灵甫就这样被包围了。他在绝境下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华野想吃掉74师,那74师就做诱饵拖住华野主力,其他部队再从外边反包围,反过来吃掉华野。哪里做诱饵好呢?张灵甫选中了孟良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