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短视,认定鲁肃劝借荆州是一个大错误
这是刘备的优势也是他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刘备再逐渐强大起来,曹操便会暂时放下东吴,重新将矛头对准他。
事实上,从借荆州开始实施的时候,曹操那震惊的表现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了。自己和刘备势不两立,此人屡战屡败却始终败而不倒,一旦让他成了气候问题就严重了。
后来刘备集团在水淹七军后,无论实力和声势都到达了顶峰,曹操便将其视为最大威胁,主力部队大多调往西线,这样一来,东吴的操作空间就有了。
可惜的是,彼时鲁肃已然过世,东吴上下再无一人能够领会他的战略思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鲁肃这样高瞻远瞩,却又极度理智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人性中是有弱点的。
从个人角度来看,为什么从底层中脱颖而出会那么困难?就是因为同样身处底层的人会拖后腿。
本来大家都过着苦日子,自然能相安无事,一旦某人有持续进步的趋势,他身边的人自然会羡慕嫉妒恨。
因此在工作中,绝大多数人对有利益冲突的同僚的恨,会远远超过剥削他的资本家。内卷就是这么卷起来的。
具体到东吴这里也是一样,眼看着当年那个在曹操兵锋下“志势摧弱,图欲远窜”的刘备在短短十年间实力暴增,已经到了比自己只强不弱的地步,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这一点无论是孙权、吕蒙和陆逊都无法免俗,这是人性中深入骨髓的一面,只不过能够突破这一点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能够做到这一点,鲁肃真不愧为三国时代超一流的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