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来源:小鸟
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车体周围的摄像头和雷达,相当于给战车装上了无数双“复眼”。乘员在车内通过高清显示屏,就能对车辆周边百米内的敌情、地形了如指掌。无论是试图接近的步兵,还是埋伏在角落的反坦克小组,都难逃其法眼。
数据融合与共享:这些感知信息不仅在车内融合,还能通过战术数据链,与同一战场上的其他战车、单兵、无人机乃至后方指挥所实时共享。每一辆二代伞兵战车,都成为了战场信息网络中的一个强大节点。
这种“地表最强”的态势感知能力,是弥补其装甲防护短板的最有效手段。它让战车从被动挨打的“铁盒子”,变成了一个警觉的、敏捷的战场猎手。
(四) 未来挑战与战场定位:如何应对无人机“蜂群”?
当然,任何装备都有其需要面对的挑战。对于二代伞兵战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就是如何应对低成本FPV无人机和各类反坦克弹药的饱和攻击。这在当前的俄乌战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文中也提到了主动防御系统(APS) 的重要性。二代战车大概率会集成一套先进的软硬杀伤结合的主动防御系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拦截弹的基数和持续作战能力。面对漫天飞舞的无人机“蜂群”,一套系统能拦截多少次?再装填是否便捷?这都是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的。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