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 变废为宝——一位北京村支书的四年垃圾分类之路
村民不支持,李志水就从宣传动员上下功夫。从村口“大喇叭”广播到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宣讲会,能使的招都使上了。“我们邀请专业老师来讲课,用小礼品吸引村民来听课,扎扎实实地开了32场宣讲会。”李志水说,两个月“铺天盖地”地宣传,加上村“两委”干部的齐心努力,村民慢慢地认可了垃圾分类,开始主动参与进来。
拼多多暑假大促,升温降价,全品类暑期大促 →
图为北京市辛庄村的环卫工作人员将回收的垃圾运到村内的垃圾分类站。
“原以为他们就是‘一阵风’,没想到这么认真。”碍于“面子”,村民李大芳起初并不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但看到村“两委”干部和环卫工人的辛苦付出,她渐渐消除抵触心理,还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开始跟着环卫工人一起做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贵在坚持。”实施几个月后,李志水总结经验,和村干部研究了一套“工作经”。在前端,李志水和其他村干部轮流巡街捡垃圾,坚持跟车收垃圾,以身作则的同时,督促村民长期坚持,及时了解村民意见。在后端,李志水遍寻方法,将垃圾变废为宝。例如,他邀请农业专家做指导,利用堆肥技术把村里产出量较大的烂果子、草莓秧、树枝等转化为肥料。而对于厨余垃圾,李志水和志愿者带领村民做成环保酵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让村民眼睛“放光”了,往日人人嫌弃的垃圾,现在成了抢手的“宝贝”。
垃圾少了,环境好了,辛庄村还有了“意外收获”。随着村容村貌的提升,城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开起了餐馆、民宿,小日子越过越好。
图为北京市辛庄村的环卫工作人员在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拣。
“辛庄村的故事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兴寿镇党委书记郭卫东说,自2016年兴寿镇开始在辛庄村探索农村垃圾分类模式以来,通过以点带面,辛庄垃圾分类模式在全镇21个村得到了有效推广,全镇垃圾分类参与率、知晓率95%,正确投放率80%以上。同时,来自天津、江西、河北等省市的学习团也纷纷来到辛庄村学习垃圾分类经验。
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新规中关于“垃圾减量”的规定让李志水有了新思路:他决定在村里禁用塑料制品,同时实施有偿收垃圾制度,督促村民在源头养成“垃圾减量”“环保生活”的习惯。
“哎来哎嗨哟,我们是辛勤耕耘的辛庄人……”下午五点半,当村歌再次在辛庄村的街巷响起,村民们又开始了他们的垃圾分类工作。
(责编:孟向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