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我军为何主动撤退?只因截获这批武器
在我报道中印边境争端的日子里,与尼赫鲁的接触和私人友谊其实与我今天内心的耻辱感是有关系的。我一直站在印度一方,没能看到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并非一个咄咄逼人的国家,其实中国一直努力希望与印度达成互利双赢的边界协议。在我报道中印争端的那段时间,北京已经有人注意到我了,有中国人说“这个《泰晤士报》记者不是被收买了就是蠢”。
我当然没有被任何人收买,我也不蠢,我只是被意识形态蒙蔽了,反共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让我很难看清真相。今天还有很多记者的报道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因为实际上美国一直在延续冷战时代的政策。
记者:众所周知,尼赫鲁本来是中国人的朋友,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对中国表现得如此强硬?
马克斯韦尔:关于这个问题,大卫·霍夫曼(David Hoffman)和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等几位学者给了我一些启发。他们的理解是,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曾提议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而这位印度领导人认为中国总理的这一提议是对自己的冒犯——尼赫鲁认为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外国之间的边界已经是清晰明确的,谈判是没有必要的。
记者:咱们还是回到《亨德森·布鲁克斯-巴贾特报告》这个话题。你能不能谈一谈,这份有50年历史的报告今天读起来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
马克斯韦尔:这份报告表明,“中国无端侵略印度”是彻底的谎言,印度于1962年挑起边境争端才是战争爆发的真相。当然,报告并没有如此直白地叙述,这一结论隐含在密集出现的军事术语中,对于没有经验的普通读者来说,很难解读出什么清晰的内容。不过从这份报告中,你还是能看到印度人的有趣心态。
自独立以来,印度人(或者说尼赫鲁总理本人)就认为,印度的国家边界应该由印度自己单方面、私下里全权决定。尼赫鲁和他的顾问们从未有一刻想到应该与中国人坐在一起谈一谈两国间的边境问题,一个理智的、对国际关系有基本理解的政治家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尼赫鲁和他的顾问们自行确定了中印边界线并将其印制在地图上,宣称这就是最终的正式边界,这份地图上的印度版图甚至还包括英国殖民者当年都从未觊觎过的阿克塞钦(Aksai Chin)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