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和粟裕到底谁更能打?看林彪本人的评价
1955年授勋以后,粟裕先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参谋长等职,但是到了50年代末,粟裕的官职却越来越小,到后来只是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对于粟裕的状况,陈赓看的很清楚,他说:“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不受欢迎,一种是不善于迎合上司的人,一种是功劳大的人,你两样都占,能好过吗。”
粟裕就是因为性格问题,太过直爽,不懂的迂回处理问题,他在在革命中功劳巨大,无人能及,在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中,还是以当初作战的军事思想处理问题,自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粟裕既要保持以往的军事作风,要又完好的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两者思维方式不同,处理的手法思想也不同,所以最终粟裕将军在建国后没有太大的建树,也是性格使然。
按照军委座谈会确定的原则,刘少奇、周恩来、粟裕不是军委委员,当然也就不在元帅人选之列。因此,彭、罗提交的报告中,刘少奇、周恩来、粟裕没有被纳入元帅的初步名单中,而邓小平名列其中。
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按照这一规定,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完全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但毛泽东自己放弃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除了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朱德等10人,如果授予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包括授予粟裕等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亦符合基本规定。
就首次授衔这一历史事件而言,1955年1月中旬的中共中央军委座谈会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为它框定了授予元帅军衔人员的范围。l月14日和15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开了两天,具体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进行研究。会议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