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当官
珍宝捐赠坚持“三不要”
父亲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对艺术品收藏情有独钟。几十年来,父亲的工资除了用于家庭开销,几乎全部用于艺术品收藏。上世纪50年代,在街上,齐白石一张画20元人民币就能买到。所以父亲的收藏非常有价值。但是我小的时候母亲就说,父亲将来会把这些收藏都捐掉。
上世纪60年代初,他看中明代花鸟画家林良的纸本精品,要900元。那不是一笔小数目,家里钱不够,父亲就拿出几年前购买的吴昌硕“秋菊”图去变卖。对方告诉他,这幅画如今涨价了,收购价格远高于当初买的价格。但是父亲坚持说,当时什么价,现在还算什么价。
父亲不仅收藏字画,文房四宝有时也会买。他有一块宋坑小方壶石,上面有历代名人收藏时的刻字,平时一直放在客厅。一位美籍华人得知父亲是石头的主人,特意到我家,提出花5万美元买下。父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盯着他看。对方以为父亲是嫌钱少,说:“没有人会比我出得更高。”父亲回应道:“你出再多的钱我都不卖。”
第二天,父亲拿起电话就打给上海博物馆,让博物馆赶紧派人来,把小方壶石拿去。博物馆的人说:“王老您自己留着吧”。父亲反而更生气了:“我让司机现在就给你们送去。”
父亲收藏的宝贝很多,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结交了很多画家。林风眠、谢稚柳、唐云、黄胄等,都是他的好友。“文革”期间,画家很闲,请他们吃饭,他们会画画以表感激。我妈妈包饺子特别好吃,经常请画家们吃饺子。他们知道父亲懂画,都画得特别认真。现在回头看,父亲收藏的这一部分画,可谓是“精品”。
晚年,父亲有一次生小病住院,大概想得比较多,出院后立即把上海博物馆的负责同志找来,说家里这些古画你们都拿走,珍宝赶紧捐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