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光武器:美国计划一击摧毁中国的命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在美国军方即将放弃研制激光武器时,波士顿附近的Avco-Everett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惊人的新方法。他们点燃碳氢化合物燃料,通过一组火箭般的喷嘴,强迫热气在一对反光镜间流动,产生数十千瓦的红外激光。
这种流动气体技术在整个冷战期间推动了美国激光武器研究的发展。这种能够提供兆瓦级功率的新燃料使人们产生了建立空间轨道激光站的梦想。时任总统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花费了数十亿美元研究如何利用天基激光器来击落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冷战结束后,美国空军又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将巨大的导弹防御激光器装在波音747飞机上,用于对抗朝鲜等国家发射的导弹。2010年,这个兆瓦级巨兽真的在一次测试中击落了一枚弹道导弹(这是第一次),但远远不够实用。后来,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终止了这项计划,宣称:“我不知道谁会相信这是一个可行的想法。”
同样,为五角大楼新的反叛乱任务研发的小体积、低功率的化学激光器最终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1996年,美国和以色列共同启动了一项计划,测试由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TRW,现已并入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研发的100千瓦级化学燃料气体激光器。战术高能激光器曾在2000年和2001年击落火箭和炮弹。大约在同一时间,2000年,科尔号驱逐舰遭到了自杀式袭击,凸显了小型船只的危险性,需要找到对策。
但是,TRW公司研发的这种激光器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它不实用,因为体型太大,由4辆18轮拖车和1只与超大型探照灯一样大的单独光束导向器组成。其次,尤其让五角大楼的后勤专家感到头疼的是它使用特殊的化学燃料。特殊燃料供应一直是后勤方面的一块烫手山芋,因为供应上出现一丁点儿问题都会使武器变得无用。更糟的是,这些化学品本身就是武器。它们通过反应生成氟化氢,氟化氢这种气体能够破坏眼角膜、灼伤肺部、严重损害皮肤,对操作士兵造成严重危害。
与此同时,另一种激光技术正在迅速发展。1960年代,俄罗斯的卓尔斯•阿尔费罗夫(Zhores Alferov)和美国的IEEE荣誉勋章获得者赫伯特•克罗默(Herbert Kroemer)发明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可以通过限制光和电流的流动来显著提高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激光器在内)的性能,他们因为这项成就而赢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77年以前大约7年的时间里,贝尔实验室将用于光纤通信的二极管激光器的寿命从仅有几秒钟延长到100年。之后,其他人大幅提高了二极管激光器的功率,并将其效率提高到可将大约一半的输入电力转化为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