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西路军为何损失惨重?金一南揭开罕见内幕
大家普遍认为,河西是敌人力量最薄弱的地方,以为马家军战斗力不行。李先念同志晚年有段回忆:
西路军领导开始对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的困难和敌人力量估计不足。到临高地区之前,总讲形势大好,敌人已基本被我击溃。对形势估计判断错误,发生失误。古浪战斗失利,西路军领导感到“出人意料”(没有想到九军损失了两千多人);高台保卫战,董振堂奉命死守高台,两千八百余名官兵几乎全部殉难,对西路军领导“震动很大”。
从总体看,低估了马家军的作战能力是我们吃大亏的一个前提条件。马家军的核心就是马步芳的青海第100师,警备第1旅、第2旅,马步青的骑兵5师,总兵力不到3万。
我们对马家军的认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并不看好它,但后来遭到失败,又把对手描述得十分强大,不仅具有兵力优势,还有装备优势,使我们陷于对方火力的猛攻之中。
事实上他们没有那么显著的优势。其武器装备较我军低劣,民团方面更谈不上训练,持长矛大刀及19世纪的毛瑟铅丸火枪。
五军军长董振堂对西路军的领导说过:马匪作战能力不行。因为董振堂当初在西北军服役的时候,1928年曾在永登与马家军作过战,对方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所以董振堂认为马家军训练水平低,作战能力不强,渡过黄河打垮马家军没有多大问题。
当时红军指挥员中发生这样的对敌人判断失误,不止董振堂一个,中央红军中也有同样的问题。
1933年3月4日,马鸿逵第105旅进占光山郭家河村,与汤恩伯第89师换防。3月6日拂晓,红二十五军74师秘密急行军60里到达郭家河,乘敌人地生疏、立足未稳发起突然进攻,以伤亡30人代价歼敌两个团,毙敌207团团长马兆图、副团长吕宗文,俘敌205团团长马鸣及其下属官兵20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8门、机枪12挺、长短枪2000余支、战马百余匹,副旅长马登科仅带60余人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