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蒙古,却混成印度,越南对美俄走钢丝没门
越南,一个火中取栗的国家。
2002年5月,最后一批俄罗斯军人依依不舍地撤离了越南金兰湾。
根据1979年5月2日苏联与越南签订的金兰湾租借协议,苏联租借金兰湾期限为25年,2004年5月正式到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继承者获得了苏联的大部分权利,包括金兰湾的租借权。而俄罗斯之所以与越南提前两年终止协议,直接原因在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长期囊中羞涩,空空如也的钱包根本不足以支付租金和运费等支出。
当然,从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全球战略收缩的角度考虑,金兰湾也不是不容有失的必争之地。
而从越南的角度来看,苏联解体的俄罗斯由于综合国力的不济,不足以继续作为越南值得依靠的唯一,所以金兰湾也就没有了维系两国亲密关系的意义。
当然本着苏越以来两国长达几十年的深情厚谊,越南对俄罗斯也可谓相当够义气,表示俄罗斯想要租借金兰湾完全没有问题,只需每年支付4亿绿币,现款面结押一付一。
于是俄罗斯骂骂咧咧地退出了这块风水宝地,而收回金兰湾的越南也随即开始了“待价而沽”的努力,并成功吸引了美国的注意。
事实上早在苏联解体后,越南与美国的关系就越来越亲密。要知道,冷战时代的越南,虽然只和美国打了20年,但由于法国也和美国沆瀣一气,所以等于二战结束以来,越南和美国有长达30年的势不两立。而为了彻底打垮当时的北越,美国除了在北越投下了超过二战总和4倍的炸弹量,更扔下了数不尽的“橙剂”等生化武器,时至今日仍然让很多越南民众生不如死。
而苏联为了支持越南打败法国和美国侵略者,不说不遗余力,也基本是有求必应,比新中国的援助更加“给力”。更重要的是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苏联仍然坚决支持越南再接再厉,并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称霸东南亚,重建印度支那”的变本加厉中。而《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也成为掣肘苏联的利器,使其不断掉血并最终在1991年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