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当美国走狗的下场,给反华国家上了一课
撒切尔夫人的成功,让英国人错误地将回光返照当作了帝国中兴,他们认为英国还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只要有英明杰出的领导人,米字旗再次飘扬四海七洲指日可待。冷战结束后,英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那些精神思想仍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老古董们,更加期盼新的铁娘子出现了!
然而,比铁娘子还铁的事实却是:自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就彻底算不上什么大国了,他们的国际地位说好听点是美国的打手,说难听点是铁链栓得比日本稍微松活一些的Dog!
最重要的是,撒切尔式的成功,既不是撒切尔的成功,也不是英国的成功,而是美国的成功。英国沦落成美国在欧洲的看门犬是从原子弹计划开始的。核武器是战后各国通往大国俱乐部的门票,有核武器才能称之为有声有色的大国,没有核武器,你连屁都算不上。
英国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核计划老早就在搞了。但当时正值德军大轰炸的期间,英国出于安全的考虑,就主动提出将研发团队迁往北美洲,跟美国合作开发。1943年,美英两国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签订代号为合金管的协定。条约规定,英国核武团队并入曼哈顿计划,资金全由美国提供,事成之后美方需向英方转移所有研究成果。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啊!世界第一颗原子弹问世不足俩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英美关系瞬间从盟友转变成新老帝国在交替过程中,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大打出手的敌人。
有鉴于此,杜鲁门选择撕毁条约,暂停美英所有核技术交流活动。这下英国人直接傻眼了,见过无耻的,但没见过比自己更无耻的啊,不愧是自家流放出去的重刑犯,翻脸不认人这方面简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没办法,英伦三岛的绅士们只有自己硬着头皮上。1952年,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在印度洋蒙特贝洛群岛附近爆炸成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核打击水平,因为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