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7年制住美国,中国用了什么“魔法”?
中国创新蓬勃发展: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9%,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202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新质生产力驱动: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形成“非对称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新三样”(光伏、锂电池、电动车)扬帆出海,全球市场占有率占据统治地位。
二、内循环为主体:构建韧性十足的经济体系
面对美国贸易战冲击,中国通过国内大循环激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86%。
市场扩容与升级:市场持续扩容与消费结构升级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文旅融合进程显著加快,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文化消费的新标杆。
其中,正定古城通过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显著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与吸引力;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数字敦煌”项目,借助先进技术推动文物保护与展示方式的创新,实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转化;而《我的阿勒泰》等一批文艺作品,则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文化视角成功“出圈”,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攀升,形成了“因剧引客、因景促文”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