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来源:自由
四、战场迷雾:税改、并网与谁为稳定买单
随着装机速度飙升,问题接踵而至。配电网在午后出现低负荷、潮流反向、电压波动等工程挑战;财务上,固定网络成本回收压力加剧,配电公司与用户围绕净计量电价展开博弈。
政策层面,两股风向正在角力:一是下调净计量收购价的讨论升温,二是对进口组件加征税负的提案从最初18%调整至10%左右。行业组织警告,税负叠加回购价下调将拉长投资回收期,抑制中低收入群体安装意愿;而电网与财政方则坚持系统稳定与财政可持续性。
尽管有消息称税负口径可能在预算讨论中调降,但落地节奏仍存变数。价格信号已在变化,“抢装”情绪或短期波动。若不能同步推出分时电价、容量费用机制与配网加固,白天“发电送不出”、夜间“用电返贫”的困局将进一步恶化。
五、战略展望:从“装机潮”到“系统韧性”
短期看,“疯抢东大硬通货”是家庭层面极其理性的经济账——在电价、汇率与供电稳定性三重压力下,分布式光伏既是“省钱利器”,也是“安心保障”。
中期若税收与并网新规落地,需求将从“抢装潮”转向“结构性分化”:配置储能、实现高比例自发自用的用户继续推进,而仅靠高额回购电价套利的装机则会降温。
长远决定转型质量的,并非“谁装的面板多”,而是“谁的配网强、储能足、规则稳”。政策与市场需协同把千家万户的分布式能源红利,转化为电力系统整体确定性。否则,嫁妆里的“太阳”或沦为政策周期中的阶段性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