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的清醒!俄为何宣告“中俄不必缔结同盟”
四、赢下战场,输掉未来?俄罗斯的长期困境
红军城的胜利,或许能为俄军战术地图添上一枚勋章,但拉夫罗夫的发言,却隐隐透露出克里姆林宫的深层焦虑:即便俄军占领再多的城镇,俄罗斯也难以成为这场冲突的真正赢家。国力消耗、制裁长期化、战后与西方关系的冰冻……这些代价远非一场战役胜利所能抵消。
在此背景下,维护与东大的“不结盟但高度协作”关系,成了莫斯科的理性选择。它既让俄罗斯获得经济支撑,又避免将东大彻底推向西方对立面——那将是地缘政治的灾难。正如拉夫罗夫所言,中俄正在探索“超越冷战集团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种模式,不依赖军事捆绑,而是通过利益嵌套与战略默契构建稳定。
对东大而言,此举同样符合其“和平发展”的基调。通过保持距离,东大既规避了直接卷入冲突的风险,又能在乌克兰重建、全球秩序重塑中扮演调停者角色。可谓一举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