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辉”战机神话崩塌:被阿根廷退单戳破
国际竞争中的劣势
在全球军火市场,印度面临激烈竞争。韩国FA-50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中国“枭龙”凭借成熟技术和灵活合作模式吸引买家;欧美巨头则把持高端领域。印度“光辉”战机在价格、性能、售后等方面均无突出优势,唯一卖点——“国产”标签,反而因频繁故障成为负资产。阿根廷退单后,印度军工的出口前景更加黯淡。
四、从“光辉”到“枭龙”:一场不对称的对比
印度媒体常将“光辉”与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相提并论,甚至宣称“超越”。但现实是,这两款战机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研发与服役历程
“枭龙”(JF-17)由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发,2007年服役,已衍生多个型号,并经历实战检验。它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升级,且成本可控。“光辉”则1983年启动,2015年才初步服役,研发周期长达30多年,至今问题不断。“枭龙”的成熟度远高于“光辉”。
国际市场份额
“枭龙”已出口至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并获多国认可。巴基斯坦自身大量列装,证明其可靠性。反观“光辉”,除印度空军外,无一实锤出口记录。阿根廷退单后,外销成绩单依然是零。
(本文由AI辅助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