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来源:小鸟
03 蒙古转向,从摇摆到务实
蒙古国态度的转变是关键转折点。蒙古长期在“第三邻国”策略下与西方保持密切关系,其政治稳定性自然成为中方重点考量的因素。
蒙古国曾索要高额过境费,甚至将项目移出国家发展规划,导致中俄一度评估哈萨克斯坦改道路线。
面对合作告吹风险,蒙方迅速调整态度,承诺降费,主动推进中蒙跨境铁路建设重建信任。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表示要“极其重视与中俄在能源、交通、贸易领域的联合项目”。
蒙古国对管道项目态度积极,因为管道建设期间将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运营后每年还能带来稳定的过境费收入。
04 价格拉锯,中俄各退一步
价格谈判是这场“能源博弈”的核心难点。俄罗斯要求每千立方米350美元,而中国仅愿支付60美元,存在500%定价差距。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希望获得更高的出口价格;而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则力求争取更优惠的采购条件。
此次协议达成体现双方战略智慧与务实精神。中国接受蒙古过境方案,俄罗斯在价格条款和过境费分成上让步。
据俄媒报道,中方争取到的协议价格低于俄对欧基准价,俄气CEO确认价格“客观上低于欧洲”。普京也表示,天然气价格依据一套特定公式计算,“这套公式完全客观,且以市场变量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