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来源:自由
战略意义:重塑亚太军事平衡
东大在过去数十年里一直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而此次演练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通过将民用无人机平台与军用作战需求深度对接,东大实现了成本效益与技术创新的双重突破。相较于传统的专用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在研发周期、生产规模以及后勤保障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这种“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的成熟,对亚太地区的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美西方长期以来在无人系统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但其作战模式仍以“有人‑机器”分离为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协同。东大此番在战术级无人装备整合上的突破,意味着在未来的海上冲突中,东大能够以更低的代价实现更高效的登陆作战,从而在区域力量对比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未来展望:从演练走向实战
演练固然是检验新概念的试金石,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实战中的落地。笔者认为,未来的抢滩登陆将不再是单纯的“人海战术”,而是“机器海潮”。机器狗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将成为海上登陆的标准配置。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进一步升级,平台之间的自主协同能力将得到强化,甚至出现“全自主作战集群”,在极端环境下完成全流程作战。
然而,技术的进步也伴随着新的挑战。信息安全、指挥链的可靠性以及平台的抗干扰能力,都需要在后续的研发与演练中持续打磨。只有在系统层面实现全链路的安全防护,才能确保“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在真正的冲突中发挥预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