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锋直指大坝,乌东战火溢出边境线!

2025-10-28 来源:自由

二、俄方的“报复逻辑”:从对等摧毁到战略威慑升级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久拉夫列夫的发言极具象征意义:“摧毁一个石油基地,必炸三个还击”。这种“以暴制暴”的宣言,背后是俄军一套成熟的“报复-威慑-控制”机制:

对等打击:俄军已精准打击乌武器运输铁路、无人机车间、无人艇仓库及147个部署点。值得注意的是,俄方特意强调“能源设施”与“军事供应链”,既回应乌方炸坝行为,又避免过度升级为全面民用设施毁灭战;

战略合围加速——红军城、迪米特罗夫地区乌军被围,沃尔昌斯克70%陷落,说明俄军正以“绞杀战术”替代强攻,逐步蚕食乌军有生力量;

终极威慑亮相——普京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测试。这款射程1.4万公里、可规避反导系统的武器,表面针对乌克兰,实则剑指北约:“无限射程”意味着俄军可从本土覆盖全球任何目标。(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乌军的困局与“赌命式冒险”

笔者曾分析过乌军夏季反攻失利后的战略收缩,但当前行动已远超“防御性反击”范畴。其核心困境在于:

兵力与装备的双重衰减——乌军征兵年龄上限扩至45岁,却仍难填补战线缺口;西方军援速度放缓,尤其是远程武器与防空系统交付延迟;

政治绑架军事——泽连斯基政权需用“跨境战果”向国内证明“仍有反击能力”,向西方证明“值得继续投资”;

误判风险极高——炸坝可能导致人道灾难,无人机袭都则易触发俄方“核心利益红线”。若俄认定北约直接参战(如美制武器攻入莫斯科),战局或滑向不可控升级。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