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来源:占豪
二是长期受美国战略牵引而不自知,陷入“产业失血、资本滞留”的困局。欧盟曾试图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实则被美国持续抽走战略资源:一方面,其对华脱钩倾向使欧洲资本错失中国市场增长红利;另一方面,能源成本高企与劳动力压力加速制造业向中国迁移——德国的车企等一系列产业不得不向中国转移,没办法,这是趋势,不转移活不下去。当实体产业外迁而资本不愿跟进,欧盟难以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高端溢价。
三是配合美国对俄战略,引爆乌克兰危机并陷入长期安全失血。欧盟若能在美国煽动乌克兰局势时主动斡旋、稳定局面,或可避免危机升级为“新冷战”。然而其选择对俄强硬,导致能源价格飙升、资本外流、产业外迁,安全环境持续恶化。若维持与俄务实关系,欧盟完全可避免当前的战略透支与内部撕裂。
展望未来,若大国矛盾持续激化至需有力量承担系统性代价时,欧盟可能成为最脆弱的对象:美国可吸收其金融资本与高端人才,俄罗斯可重塑东欧势力范围,中国或将承接其转移的产业与技术和部分人才。届时,欧盟面临的可能不是衰退,而是在大国重构的棋局中陷入结构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