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军情

日本曝光对中国作战计划,这次恐怕被美国坑死

2025-11-24来源:占豪

回看历史,南越政权、伊朗巴列维王朝、阿富汗政府……哪一个不是被美国亲手扶植又最终抛弃?即便是北约盟友法国、德国,在“北溪-2”管道问题上也被美国毫不留情地打压。日本难道真以为,一旦中美在台海摊牌,美国会不惜与核大国全面开战来保卫日本吗?现实是,美国本土远在万里之外,进退自如;而日本近在咫尺,一旦开战,其本土必将成为首要打击目标。中国强大的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足以让驻日美军基地陷入瘫痪,而日本自身根本无力承受这样的打击。

而且,一旦打起来,日本将会全境被卷入战争,与中国这样的工业强国对抗的风险是战略性的。更讽刺的是,日本越是积极充当反华急先锋,其经济命脉就越容易被中国精准反制。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大陆游客在日消费额高达1.73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21.3%;日本高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重稀土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一旦中日关系彻底破裂,日本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日本政客为了虚幻的“政治红利”,不惜将国家置于如此险境,实属战略短视。

尤其值得深思的是,日本至今仍未清算二战侵略历史,未向亚洲受害国真诚道歉,却妄图通过军事扩张重塑“大国地位”。这种建立在历史否认基础上的“复兴”,注定是空中楼阁。中国不会允许一个拒不认罪、屡屡挑衅的邻国,在美国怂恿下再次威胁地区安全。恰恰相反,一旦开战,中国必然会新账旧账一起算,彻底清算日本在近代对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四、中国的破局之道:以实力慑止冒险,以定力瓦解阴谋面对美日联手设下的战略陷阱,中国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和强大定力。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军事威慑能力,通过常态化实战化演训,明确划出红线——任何外部势力胆敢军事介入台海,必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近期解放军在西太平洋的大规模演训,正是对潜在干预力量的有力警告。另一方面,要善用经济、外交、法理等多维反制手段。旅游消费禁令、稀土出口管制、产业链脱钩预演等措施,足以让日本感受到切肤之痛;适时推动琉球问题国际化,则能直击日本历史软肋,迫使其反思自身行为。更重要的是,中国要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历史反复证明,外部打压越狠,中国自主创新就越强。

上一页 下一页
美一败涂地!英伟达举白旗后,硅谷也倒戈中国
相关阅读15083
航母黄昏?特朗普给美国工业棺材板钉最后一颗钉
相关阅读14869
德国外长连夜来电认错?中方这次三句话定调!
相关阅读14656
蓝星独一份!076巨舰开启海试与东大深蓝雄心
相关阅读14500
高市看莫迪的眼神耐人寻味,日本网友愤怒吐槽
最热阅读13315
印度LCA航展坠毁:唯一买家取消11亿美元订单
最热阅读9081
红军城失守,欧洲钢铁和军工或遭受空前打击!
最热阅读7553
摔飞机甩锅美国,印度军工脸皮比航发叶片还厚
最热阅读4985
特朗普签令启动“创世纪计划”,释放什么信号?
最热阅读4401
欧洲和平方案要完?莫斯科为何说“不具建设性”
最热阅读4378
俄军24小时夺取重要村子,乌军防线崩溃在即!
最热阅读4001
特朗普感恩节通牒:乌克兰生死抉择与地缘棋局
最热阅读2999
日本曝光对中国作战计划,这次恐怕要被美国坑死
最热阅读28924
王毅发出怒吼藏玄机:对日清算将不仅是历史命题
最热阅读17974
高市早苗的87小时服装纠结与日本外交溃堤!
最热阅读11425
特朗普一箭三雕计划落地!美吃肉俄拿地欧赔钱
最热阅读9807
骑墙还得看莫迪!印度涉华重要信号,边界有解了
最热阅读9838
绞肉机终章?特朗普屠刀正架在欧洲的脖子上!
最热阅读6206
暗流汹涌!特朗普28点密约引爆一场末日棋局!
最热阅读4258
大招!俄罗斯与美欧恩怨一笔抹平?俄方有言在先
最热阅读5720
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东大崛起颠覆了认知
最热阅读25971
普京亮出“战争贩子”底牌,泽连斯基站悬崖边缘
最热阅读7108
俄乌土地交换?实力博弈下的“最优解”停战条件
最热阅读10083
万斯一语道破:乌战胜俄罗斯,是“政治幻觉”!
最热阅读9058
日本网民这次真急眼了!涌入评论区痛批高市
最热阅读7702
加总理强势发声:即使没有美国世界也可以运转
最热阅读7364
新型V3版星舰火箭不顺利,测试时突然破裂炸开
最热阅读7182
石破茂当场点名高市早苗:\"不能过一时嘴瘾\"!
最热阅读4516
生化危机?驻日美军基地毒蜘蛛入侵三笠町校园
最热阅读3897
乌克兰危局:特朗普“最后通牒”与泽连斯基抉择
最热阅读3556
深度解析!歼20与F-22的“腹腔暗器”谁更胜一筹
最热阅读13799
苏-75即将首飞!普京王牌能否撼动中美五代机?
最热阅读9307
刚刚!中阿联手,重塑全球支付格局的关键一步!
最热阅读11692
中方按下暂停键,美国“战略”终究要得逞了?
最热阅读15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