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来源:小鸟
欧洲为啥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根源在于战略上的严重误判和自身实力的空心化。
俄乌冲突期间,欧洲一些领导人,尤其是东欧的,还沉浸在“中美俄平起平坐”的旧梦里,对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嗤之以鼻,一心想着抱紧美国大腿,一劳永逸地“解决俄罗斯问题”。他们忘了,自己早已不是百年前的全球帝国,战略自主能力在几十年的承平岁月和北约保护伞下,早已严重退化。
这几十年,欧洲过的是什么日子?高福利、短工时,武备松弛,除了少数几个领域,整体科技发展速度放缓,经济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特别是能源和出口),军事上完全依附于北约——也就是美国。看上去是光鲜亮丽的“豪门”,实则外强中干。老夫常说,现代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真要拉出来练练,让欧洲任何一个大国单独面对俄罗斯的全面军事压力,结果会怎样?外界调侃的“法国42天投降纪录”未必会重现,但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这不是长他人志气,而是冰冷的现实。
特朗普,这个政治上的“非典型”总统,正是看透了欧洲这个软肋。他不像拜登那样还披着“价值观盟友”的遮羞布,他的行事逻辑是赤裸裸的交易艺术。他深知,欧洲在安全上根本离不开美国,离不开北约。所以他才敢如此肆无忌惮,此前就放出过“谁不听话,就让俄罗斯打谁”的狂言。如今这份“28点计划”,就是把口头威胁转化为制度性安排:通过和俄罗斯签署长期经济协议,解除对俄制裁,让俄罗斯得以“回血”。一个恢复元气的俄罗斯,将重新成为悬在欧洲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惶惶不可终日的欧洲,更加死心塌地地依附于美国,寻求保护。
欧洲的困境,是个死循环。为了援乌,武器库存打光了,就得花高价从美国买,进一步被收割,经济更困难。制造业跑了,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加剧。对俄制裁导致的能源依赖问题,看似找到了替代来源,但价格高昂且不稳定,战略被动局面并未改变。折腾一圈下来,欧洲除了消耗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老本,得到了什么?一地鸡毛,和一份来自特朗普的、屈辱的“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