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来源:自由
三、 东大视角:自主生态的暗流涌动
在东大(中国)这片战场上,AI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东大企业在芯片采购上面临诸多限制,这反而催生了本土算力体系的快速成长。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加速卡已在政务、科研等领域逐步替代英伟达产品;互联网巨头也加大自研投入,以减少对外部算力的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东大在民用无人机(大疆)等终端应用领域已展现全球竞争力。这些设备依赖边缘AI计算,其芯片供应链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削弱了单一供应商的垄断地位。笔者曾向看官们分析,东大的技术路线图始终强调“自主可控”,这意味着即便英伟达保持技术领先,其在东大市场的份额将面临结构性下滑。
四、 神话的重写?从“叙事驱动”到“价值验证”
英伟达的本轮暴跌,本质上是对“AI底座”叙事能否持续兑现的投票。资本市场开始从“听故事”转向“看报表”。以下几个信号值得看官警惕:
估值与增速的剪刀差:若营收增速放缓(尽管目前仍高),而市盈率高企,股价对负面消息的敏感度将急剧上升。
供应链与库存风险:AI芯片的先进制程依赖台积电等代工厂,地缘冲突或产能波动可能打断供应节奏。
技术迭代的不确定性:下一代AI模型是否需要更庞大的算力?若算法优化或专用芯片突破,英伟达的通用GPU优势或遭稀释。
在军事术语中,这叫“战场态势感知”。笔者以为,英伟达仍拥有最强的技术储备与生态壁垒,但其“神话”已从“必然”进入“或然”阶段。未来的股价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季度财报中的细节——毛利率、数据中心收入占比、东大市场表现等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