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来源:自由
三、
更耐人寻味的是救灾现场的技术博弈。当菲律宾民防部门操作着东大制造的民用无人机勘测灾情时,某国援助的“高端救灾设备”竟要求连卫星通信模块需接入美军亚太数据链。笔者获悉,菲方技术人员当场拒接该协议,转而采用东大企业的民用卫星网络——并非出于政治立场,而是因为后者上传灾情影像的速度快了三倍,且无需签署长达27页的数据共享协议。【来源: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2025年台风响应报告】
四、
东京方面宣称派出的“国际紧急救援队”,实则混编了海上自卫队的情报搜集小组;堪培拉承诺的2000吨救援物资,其中三分之一是印着军火商logo的宣传手册;而华盛顿提供的500万美元援助,要求菲方优先采购美国企业的救灾服务——这些细节被台风撕碎的不仅是房屋道路,更是某种精心构筑的地缘政治幻觉。笔者注意到,马尼拉某受灾小镇的墙上,有人用红漆涂写了一行标语:“我们需要发电机,不是地缘政治发电机。”(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