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来源:小鸟
更值得玩味的是主流媒体的反应。《每日镜报》不仅没有追问死亡事件的疑点,反而抢先指责选择党“利用死者谋取政治利益”,这种急于定性的姿态,让人想起2002年德国议会选举时的媒体乱象 —— 当时福尔萨研究所因接受社民党66万欧元合同,持续发布对社民党有利的民调,阿伦斯巴赫研究所则因 “订单稀少” 而偏向联盟党,《焦点》周刊当时就揭露:“德国很多媒体都不能做到‘独立’和‘无党派’,只是手法更隐蔽而已”。如今,面对7名候选人离奇死亡的事件,德国媒体的 “选择性失明”,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全球乱成一锅粥,这很美式
如果将视线从德国拉远,就会发现这场 “选举前死亡事件” 不过是西方干涉选举的“标准操作”。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这个被称为“中情局白手套”的机构,早已将干涉他国内政发展成一套成熟的“产业体系”——2021年,NED在俄罗斯被禁后仍暗中资助反对派干预杜马选举;2022-2023年,在塞尔维亚选举中全程为亲美反对派造势,甚至在枪击事件后煽动示威要求政府下台;在菲律宾,NED资助的拉普勒新闻网试图操控大选信息,最终因舆论压力失败。
这些案例都遵循着相似的“剧本”:首先通过资助媒体和NGO制造舆论氛围,接着在选举关键期制造“意外事件”打乱对手节奏,最后动用国家机器和主流媒体将质疑声污名化为“阴谋论”。德国此次事件完美复刻了这套流程 —— 选择党候选人集中死亡后,《每日镜报》第一时间扣上 “散布虚假新闻” 的帽子,警方则以 “没有谋杀证据” 为由拒绝深入调查,这种“舆论定性 + 行政不作为”的组合拳,与NED在其他国家的操作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