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来源:占豪
人民币国际化再迈一步
货币互换协议的核心,是两国央行同意在约定条件下相互兑换对方货币。这相当于为中国与三方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搭建了一座本币结算的桥梁,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
我国自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5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截至2025年7月末,CIPS拥有176家直接参与者、1531家间接参与者,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的。
与境外央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常规操作。今年,中国人民银行除了上述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此前还与巴西中央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泰国银行签署或续签了本币互换协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些协议共同构成了一张人民币国际化的“安全网”,正逐步推动人民币从贸易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迈进。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和数字货币技术发展,人民币有望在多极化世界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为何是这三国?东大精准布局
中国这次与这三家央行签约,属于是续签,体现了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精准布局。中国与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分别于2013年、2014年、2013年首次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此后又分别续签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