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来源:自由
二、后方“拆城”:导弹如雨,基辅沉入永夜
当战线焦灼,俄军刀锋直指后方——基辅、利沃夫、敖德萨、哈尔科夫与第聂伯罗,这些乌克兰命脉城市,正承受“导弹暴雨”的洗礼。笔者梳理战报发现,俄军打击已升级为“24小时不间断”模式:2025年6月,俄军动用超400架无人机和44枚导弹覆盖全境,基辅地铁轨道、电缆及居民区遭重创,致4人死亡、2000户断电; 同年8月,72小时内多轮轰炸,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与“天竺葵-2”无人机集群打击军用机场、弹药库及无人机车间,精准摧毁142个目标; 至11月,俄军再射约120枚导弹和90架无人机,集中破坏能源设施,全乌限电16小时,核电站变电站受损,民生陷入瘫痪。
最令人窒息的是基辅的夜:太阳落山后,整座城市沉入黑暗,路灯尽灭,市民频摔街头,“精神与肉体俱在崩溃边缘”。 敖德萨作为黑海要港,连传爆炸声; 哈尔科夫工业区遭袭后,生产链断裂; 利沃夫交通枢纽被毁,物资输送受阻。 看官且看数据:2023年12月空袭致第聂伯罗4死、敖德萨2死、利沃夫1死; 2024年1月,158次袭击毁医院、商场; 2025年6月,俄军“斩首行动”狙杀乌军将领,指挥链瓦解。 这一切非偶然——俄军借鉴科索沃战争经验,将民用设施列为靶心,旨在瘫痪战争潜力。(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