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方称击落4架印度阵风战机,还亮明机号

2025-09-19 来源:自由

二、长空利剑:PL-15E上演“降维打击”,印电战全程掉线

关键问题来了:巴铁靠啥捅下的“马蜂窝”?答案就俩字——体系!还有那柄东大打造的“天罚之矛”:PL-15E远程空空导弹。

看官且看细节:

射程惊破天: 巴方披露,其中一架“阵风”是在 182公里(一说181公里) 外被PL-15E一剑穿心! 这距离,远超该导弹外贸版标称的145公里上限! 直接刷新了现代空战最远击杀纪录,把所谓“阵风”的雷达和导弹优势(流星导弹射程约150公里)碾得粉碎! 这数据一出,全球空军参谋部怕是连夜开会,东大导弹的威慑力坐地起跳。

电战成摆设: 印度吹上天的“阵风”F3R版本“频谱”(SPECTRA)综合电子战系统,在此战中形同虚设! 巴方明确指出,印军电子对抗全程失效! 三哥战机像个睁眼瞎,被锁定了还懵然不知,直到导弹临头才惊觉大祸将至。 印方战前大肆吹嘘“成功压制PL-15E”,甚至宣称“击败5枚中国导弹”, 战场现实却是啪啪打脸,其电子战神话彻底破产。

体系显神威: 巴方能打出这惊世骇俗的远程狙杀,绝非歼-10C单打独斗。ZDK-03预警机(东大血统)和红旗防空系统编织的天网,加上JY-27A米波反隐身雷达(成功捕捉低空突防的“阵风”),

构建了强大的早期预警和指挥中枢。

印军呢?情报滞后,缺乏有效空中预警支援(自家那老旧的费尔康?), 导致“阵风”孤军深入,成了PL-15E的活靶子。 此战证明,在现代空战中,体系融合、远程导弹与信息协同能力,其价值已凌驾于单一平台的隐身或机动性之上!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