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至暗时刻:超级大国被推向悬崖边缘

2025-11-07 来源:自由

二、特朗普的“不妥协”战略:政治豪赌还是末日狂欢?

面对日益严重的危机,特朗普的态度却异常强硬。他在接受采访时宣称:“已经和民主党谈过14次,但毫无结果,不打算妥协,政府照样关门。”这种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做法,连共和党内部都出现了反对声音。参议员鲁比奥等人公开批评“关门不是合法的磋商策略”,但特朗普依然我行我素。

特朗普的战术思路很明确:通过制造危机来迫使民主党在边境墙拨款问题上屈服。他要求57亿美元修建美墨边境墙,而民主党仅同意13亿美元。这种差距看似可以妥协,实则体现了双方根本理念的对立。特朗普将边境墙视为遏制非法移民和毒品的关键,而民主党则认为这是无效且浪费公帑的面子工程。

但特朗普显然低估了停摆的破坏力。8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工作或放假,拖欠薪资总额约60亿美元。这些雇员中包括机场安检、执法部门甚至军队人员,他们的生计问题正在转化为国家安全风险。特朗普所谓“照顾受停摆影响民众”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制度性瘫痪:美式政治体制的致命缺陷暴露无遗

政府停摆35天暴露出美国政治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两党制衡机制本应防止任何一方滥用权力,但现在却演变为互相否决的恶性循环。总统与国会、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缺乏基本共识,导致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这种制度缺陷在特朗普任期内被放大到极致。2019年那次停摆最终以临时拨款法案告终,政府重新开门三周,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特朗普当时就警告,若无法达成协议,联邦政府或将再度关门。如今预言成真,说明美国的政治危机不是偶然,而是制度性痼疾的定期发作。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曾威胁宣布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此绕过国会直接获得建墙资金。这种做法一旦实施,将开创危险的先例,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当一个国家的行政权力可以随意绕过立法机关时,民主制度就已名存实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