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终极对决在这三大战场!最大输家无人料到

2025-11-09 来源:占豪

反观稀土,美国困境更为致命。中国掌控全球92%的稀土永磁材料产能,是F-35战斗机、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爱国者防空系统等美军核心装备的关键原材料供应方。2024年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精准管制后,美国军工复合体立即陷入“窒息式焦虑”。五角大楼紧急启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计划”,试图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格陵兰甚至乌克兰开发替代矿源,但受限于环保法规、冶炼技术缺失与产业链断裂,十年内能不能见成效完全是未知数。

中国则通过《稀土管理条例》构建制度铁壁,实施“精准放水”策略——对特斯拉、苹果等民用需求适度放行,对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军工企业严格禁运。既维持博弈弹性,又牢牢掌控战略主动权。这种“非对称反制”能力,正是中国在科技战中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

此外,在人工智能、能源与太空领域,中国同样占据先机。AI方面,依托全球最大应用场景与“东数西算”国家工程,中国以西部廉价绿电支撑东部算力爆发,训练成本全面低于美国;能源方面,2024年中国发电总量达9.2万亿千瓦时,约为美国两倍,风光新增装机容量遥遥领先;太空领域,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天宫空间站常态化运行、嫦娥探月与天问探火任务稳步推进,已形成独立于NASA的深空探测体系。

尤其在核聚变这一终极能源竞赛中,中国EAST装置屡破世界纪录,2024年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运行,虽未商业化,但已为未来能源转型奠定技术基础。在可控核聚变尚未突破的过渡期,谁的新能源规模更大、成本更低、布局更广,谁就掌握能源话语权——中国已遥遥领先。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