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来源:自由
二、华盛顿暗战:50亿军援消失的真相
当红军城士兵用血肉之躯阻挡钢铁洪流时,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正优雅步入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他刻意缺席了关乎乌克兰存亡的“拉姆施泰因模式”会议,却精准现身于催缴欧洲“保护费”的谈判桌。这种赤裸裸的背叛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弃局。
据五角大楼内部文件显示,原定输乌的50亿美元军火清单中,包含“海马斯”火箭炮核心组件、3万枚155毫米炮弹及百套防空系统。但这些装备始终未能离开美国港口。更讽刺的是,这已是赫格塞斯任内第三次单方面叫停军援——2025年7月,他就曾扣押已在波兰装车的“爱国者”导弹,让白宫和欧洲盟友措手不及。
外界深度追踪发现,美国对乌军援早已异化为“军工复合体的狂欢节”。2024年通过的600亿美元援乌法案中,约80%资金实际流回美国军火商腰包:雷神公司股价暴涨270%,全国35个州获得270亿美元军工订单。五角大楼官员甚至公开承认:“这些钱创造了美国的就业岗位。”乌克兰人的鲜血,终究浇灌了华尔街的罂粟花。(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欧洲的懦弱与算计:18%交付率的残酷真相
美国抽身离去时,欧洲盟友的表演更加荒诞。欧盟承诺的百万发炮弹,实际交付量仅有18%;德国提供的坦克拆除了先进火控系统;法国“凯撒”自行火炮被刻意限制射程。这些看似援助的武器,实则是政治作秀的残羹剩饭。
笔者研判欧洲各国心态发现其陷入致命矛盾:既恐惧俄罗斯赢下战争后兵临城下,又惧怕全力援乌引发直接冲突。这种“既要又要”的绥靖策略,导致援助始终遵循“小步给、不冒险”原则。德国总理肖尔茨私下坦言:“我们不能为基辅输掉自己的和平。”——殊不知当红军城陷落,下一个被炮火叩门的将是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