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来源:自由
近日,东大空军以一场低调却震撼的演训,向世界宣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时代正式来临——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歼-20重型战斗机的编队协同首次公开亮相。这一组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以体系化创新重构空战规则,将东大的空中力量推向全新高度。笔者曾多次强调,未来战场的核心在于“融合”,而此次协同正是融合思维的具象化体现:歼-20作为“长机大脑”,攻击-11作为“忠诚僚机”,二者互补共生,形成一张无形却致命的空中猎杀网。

飞翼隐身与实战部署:攻击-11的“暗剑”属性
攻击-11采用飞翼式气动布局与全向隐身设计,其轮廓低矮平滑,雷达反射截面堪比一只飞鸟。这种设计不仅规避了传统无人机的气动缺陷,更使其在突防、侦察、电磁压制等任务中如鱼得水。值得注意的是,攻击-11已实现实战化部署,这意味着它不再局限于试验场,而是融入东大空军的日常战备体系。笔者从多方渠道获悉,攻击-11可携带精确制导弹药、电子战吊舱乃至诱饵载荷,在歼-20的指挥下执行“前锋扫荡”任务——例如,在歼-20保持电磁静默时,攻击-11可主动前出,诱骗敌方防空系统开机,为后续打击提供目标参数。这种分工既降低了有人战机的风险,又拓展了任务维度,真正实现了“1+1>2”的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