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情局阴谋败露,劫持俄军米格31破产

2025-11-12 来源:自由

暗夜利刃:乌克兰300万美元策反米格‑31飞行员背后的隐秘战争

深夜,莫斯科郊外某空军基地的跑道尽头,一架米格‑31重型截击机的座舱里闪烁着微弱的仪表灯光。就在几小时前,这名俄罗斯飞行员收到了一条加密信息——“300万美元现金已备妥,西方国籍与全新身份随时交付”。信息的另一端,是乌克兰军情局(GUR)精心编织的叛逃陷阱:只要他驾驶这架挂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转向罗马尼亚康斯坦察的北约基地,一切荣华唾手可得。


然而,他并不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早已截获这场密谋。11月11日,FSB突击收网,当场缴获乌方为策反准备的300万美元现钞,并公布了那段充斥着成捆美金画面的诱惑视频。与此同时,俄空天军多枚“匕首”导弹划破苍穹,精准摧毁了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位于基辅州的电子侦察中心与旧康斯坦丁诺夫机场——这是对乌方“劫机窃密”行动的雷霆报复。

一、 诱饵与陷阱:西方国籍与300万现金的现代谍战

乌克兰军情局此次策反的核心筹码,是300万美元现金与移民西方的承诺。据俄方披露,乌方通过加密渠道向目标飞行员发送了多段视频,画面中整齐堆叠的美元钞票与伪造的欧盟护照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意在击穿军人的心理防线。

更值得玩味的是,乌方明确要求飞行员将挂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直接飞往罗马尼亚的北约基地。这一设计暗含两层算计:其一,若战机成功入境北约领空,俄方难以强行拦截;其二,“匕首”作为俄军现役最强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其制导模块、冲压发动机与材料技术正是西方情报机构梦寐以求的尖端资产。

然而,乌方或许低估了俄反间谍网络的渗透能力。FSB不仅在初期就锁定涉案人员,还故意放任双方沟通至“现金交付阶段”,最终人赃俱获。这场看似完美的策反,实则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俄方设置的反向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