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来源:小鸟
内政部长紧急向总理莫迪汇报,全国安保措施全面升级。这一切都显示出事件的极端严重性。
然而,与以往类似事件发生后,印度舆论和官方常常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邻国巴基斯坦的做法不同,这一次,莫迪政府的态度异常谨慎和克制。
官方声明中甚至避免使用“恐怖袭击”这一敏感词汇,更未急不可耐地进行“定点甩锅”。这种沉默与克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02 历史教训:辛杜尔行动的惨败与印度空军的耻辱
要理解莫迪政府此次的异常反应,我们必须回溯到今年5月那场让印度空军刻骨铭心的空战。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后,印度政府几乎毫不犹豫地归咎于巴基斯坦,并发动了名为“辛杜尔行动”的军事报复。印度媒体大肆宣扬,称这将是对巴方的“决定性打击”。
然而,随后的空中较量结果令全世界军事观察家大跌眼镜。
在激烈的空战中,印度空军遭遇了惨重损失。多架先进战机,包括印度引以为傲的苏-30MKI和米格-21,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而印度空军却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战果。
这场被外界形容为“6比0”的惨败,尽管莫迪政府在国内极力掩饰、宣称“大获全胜”,但在国际军事圈内,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更令印度难堪的是,巴基斯坦不仅成功击落印度战机,还活捉了一名印度飞行员阿比南丹。随后巴基斯坦释放飞行器的善意举动,在国际舆论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而印度则陷入了战略和外交的双重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