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来源:自由
二、俄罗斯的“和平誓言”与西方的“威胁叙事”
普京的承诺并非孤例。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会谈到美国记者卡尔森的专访,克里姆林宫持续释放同一信号:攻击北约“毫无意义”,炒作俄罗斯威胁是为转移国内矛盾。
然而,西方智库与媒体构建了另一套叙事:美国战争研究所称俄已为“与北约战争做准备”;北约在法国海岸发现俄潜艇後,立即将其渲染为“对航运的潜在威胁”。
笔者曾多次强调:军事行动的解读从来是“意图与能力”的二元博弈。俄军确实保有高强度作战能力,但能力不等同于意图。当西方将俄所有军事活动都套入“威胁框架”,信任危机已成死结。(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德国扩军:历史幽灵与现实逻辑
德国暂停宪法“债务刹车”以扩军的决心,瞬间唤醒历史记忆——二战前魏玛共和国的军备扩张曾如何滑向深渊。
但今日德国与1930年代有本质不同:
北约框架约束:德军行动受跨联盟机制制约,非单边冒险;
战略文化转型:德国战后长期奉行“克制文化”,此次扩军更多是俄乌战争触发的应激反应;
经济逻辑优先:75亿欧元订单流向美、德企业,军工业利益集团亦是推手。
然而,历史教训依然警示:军备竞赛容易陷入“安全困境”悖论——一方为安全增兵,反而触发另一方更不安全,最终双双坠入冲突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