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军情

歼-20雷达或升级,探测距离达到1000公里

2025-07-04来源:自由

二、 技术基石:碳化硅何以成就“千里眼”?

此次技术飞跃的核心在于半导体材料的代际更替——从氮化镓(GaN)升级为碳化硅(SiC)。笔者结合多方技术分析,为看官剖析其优势:

超高击穿电压: 碳化硅材料的击穿电压是传统雷达材料的数倍之多。这如同为雷达赋予了更强的“爆发力”,允许其发射功率更高、探测距离更远的电磁波,是达到1000公里探测距离的物理基础。

卓越热管理: 碳化硅具有极高的热传导效率和耐高温特性(可在600度高温下稳定工作),解决了高功率运行下的散热瓶颈,确保雷达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据称可达8000小时)。

轻量化与成本优势: 相比前代材料,碳化硅雷达重量更轻,这对寸土寸金、对重量极其敏感的战斗机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其潜在的成本降低和寿命延长,也有利于大规模装备。

抗干扰与反隐身能力提升: 高功率输出和先进的信号处理能力,必然带来抗干扰能力和对低可观测(隐身)目标探测能力的全面提升。虽然面对F-35这类高隐身目标时,实际有效探测距离会显著缩短(有分析指出可能在100公里左右),但这已远超同类五代机的相互探测距离,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1000公里”这一具体数字,存在一定的技术讨论。有观点指出,这可能是针对雷达反射截面(RCS)较大的目标(如战略轰炸机、运输机,RCS约100)的极限探测距离;对于RCS约5平方米的常规战斗机,探测距离约为500公里;对于RCS低于1的半隐身战机,探测距离也能超过200公里。即便如此,这种按目标类型分级的、倍增的探测能力,已足够奠定压倒性优势。山东大学科研团队在碳化硅半导体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被认为是实现此次雷达升级的关键推动力之一,彰显了东大在尖端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

上一页 下一页
俄外交话术藏暗箭,乌克兰战场早已戳破谎言!
相关阅读19296
雷蒙多卸任后说真话:阻止东大简直是件蠢事!
相关阅读19295
“落选”阅兵的中国武器,竟能组建一个军事强国
相关阅读18942
白宫30分钟公开处刑!特朗普的枪顶在韩国脑门
相关阅读18680
大阅兵展示中国军力,东风61领衔全球战略打击
最热阅读17552
东风浩荡!中国大阅兵向世界传递十大震撼信号
最热阅读9985
惊天内幕!特朗普自废武功,中国这领域弯道超车
最热阅读7463
460万大军掀桌?印度幻想的中俄印“铁三角”
最热阅读10127
九三阅兵曝光六大神器如何重构亚太战略平衡?
最热阅读5743
特朗普“太空迁都”引爆暗战!中国躺着赢麻了?
最热阅读5208
揭秘阅兵!歼-10C在外大杀四方,却和小孩坐一桌
最热阅读6238
埃尔多安斡旋,普京和泽连斯基为何不愿见面?
最热阅读2251
乌军防线崩盘,美援断供暗藏杀机!普京重拳出手
最热阅读2327
东大新型“陆战之王”首次亮相,专家:更猛更强
最热阅读29567
海天铁幕:东大舰载防空体系重塑未来海战规则
最热阅读14643
沙利文大实话:盟友怕的不是东大,而是美国!
最热阅读14162
“量大管饱”!东大远程箱火,恐怖的饱和式攻击
最热阅读9101
登陆以快制胜!东大3型轮式两栖战车集中亮相
最热阅读6980
特朗普再对印度发飙,现在说零关税?晚了!
最热阅读9939
美8艘战舰1200枚导弹瞄准这国,战争一触即发
最热阅读7228
伊朗被炸醒,面临生死抉择,背靠东方求存亡!
最热阅读6914
美海军“爱国者”上舰:技术进步还是黔驴技穷?
最热阅读2333
红军城绞肉机:乌军死守,俄军陷入残酷拉锯战
最热阅读3375
十年一剑!大阅兵展示中国军工改写世界军事规则
最热阅读41027
关税战惨败后美困局:一场“东大模式”临摹闹剧
最热阅读12920
白宫惊现溃败战线!美元霸权遭打击,中国需警惕
最热阅读9670
055大驱黑科技曝光!暗藏中美海军战略博弈!
最热阅读8232
以色列斩首胡塞高层,也门饥民成最大牺牲品!
最热阅读3448
她曾激怒世界,如今冒死闯封锁线,扛起西方良知
最热阅读8150
中国绝对拥有领导世界发展能力,这是最好证明!
最热阅读6234
危险信号!百万巴勒斯坦人这样“凭空消失”?
最热阅读4878
特朗普炮打美联储很危险,全球战争进入货币维度
最热阅读3820
中东火药桶要爆!美以放大招,全世界屏息以待
最热阅读3780
钻地弹撕裂中东夜空!胡塞庆功宴变成血色葬礼
最热阅读768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