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武器

寒冬利刃:俄罗斯冬季空袭的战术策略深度解析

2025-11-10

消耗防御资源:持续的能源设施修复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人力,而俄军通过反复打击迫使乌方陷入“修复-摧毁”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消耗其战争潜力。

二、目标选择:精准打击与区域覆盖的结合

俄军冬季空袭的目标选择呈现“关键节点+区域覆盖”的双重特征:

核心能源设施:变电站、热电厂、电机厂是首要打击对象。例如,2025年10月俄军对哈尔科夫电机厂的攻击,直接导致乌克兰电力生产能力下降;对斯拉维扬斯克卡缅斯克热电厂的轰炸,则造成中东部地区供暖中断。

燃料供应链:油库、天然气储存设施成为次级目标。2025年10月切尔尼戈夫州博布罗维察油库的被毁,导致周边地区燃料短缺,交通与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防空薄弱区:乌军防空系统集中于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中东部地区防御空虚。俄军利用这一漏洞,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扎波罗热州等地的能源设施实施“无阻碍打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三、武器运用:多层次协同与饱和攻击

俄军冬季空袭的武器配置体现“低成本消耗+高精度突防”的战术思想,通过无人机、导弹、巡航导弹的协同作战,构建多层次打击体系:

无人机“蜂群”战术:以“天竺葵”-2无人机为主力,利用其低成本、高隐蔽性特点,对乌军防空系统实施饱和攻击。2025年10月行动中,俄军单日投放超90架无人机,迫使乌方防空火力分散,为后续导弹突防创造条件。

导弹“点穴”打击:伊斯坎德尔导弹凭借高精度与强威力,精准摧毁变电站、油库等关键目标;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则用于突破乌军最严密的防空网,例如2025年11月对日托米尔州奥泽尔诺耶机场的打击。

巡航导弹远程覆盖:KH-101、口径巡航导弹负责扩大打击范围,对乌军后方能源设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2024年11月五天攻势中,俄军发射750枚导弹与无人机,其中巡航导弹占比超30%,形成“全域覆盖、重点突破”的火力网。(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 多重负面影响显现
相关阅读18738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伦敦举行
相关阅读18199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琉球怕是保不住
相关阅读17037
美航母维修困境加剧:西太部署面临危机!
相关阅读16066
中日交锋强度升级: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大使
最热阅读3357
中国欲杀鸡儆猴,日本就配合着伸长脖子,这能怪谁?
最热阅读2645
中国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热阅读2331
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将构成侵略,背后三重含义
最热阅读1525
高市早苗叫嚣台海动武 中方严正警告迎头痛击
最热阅读1315
日本旅游涨价会对当地人产生什么影响?
最热阅读1950
日本旅游“涨价潮”来袭,你会改变行程吗?
最热阅读1360
日本签证费首涨40年:全球旅游治理的“逆流实验”
最热阅读1531
日本签证费上调:全球经济涟漪下的治理博弈
最热阅读1420
日本40年来首涨签证费,限流提质双管齐下
最热阅读1314
划重点!中小学科技教育将有这些新变化
最热阅读1617
全球变暖: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最热阅读2994
全球变暖不可逆灾难链:人类已临生死转折点
最热阅读4199
气候临界点逼近:人类生存的终极倒计时
最热阅读2239
全球变暖“生死局”:人类如何合力破局
最热阅读1904
贝伦大会: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后“防线”能否守住?
最热阅读1689
贝伦大会:全球气候治理的破局与新生
最热阅读1620
为中医药文化注入“时代流量”
最热阅读2167
两部门发文分类引导新能源开发与消纳
最热阅读1745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琉球怕是保不住
最热阅读17037
高市早苗知道事情闹大了,3天后又火速改口,中国这次不再客气了
最热阅读7534
高市早苗涉台狂言:右翼冒险终将自毁中日关系根基
最热阅读2329
台海不是赌场!日本右翼妄言遭痛批
最热阅读1908
高市早苗妄言“台海战事”,日本若胆敢介入必遭灭顶之灾
最热阅读4122
寒冬利刃:俄罗斯冬季空袭的战术策略深度解析
最热阅读3337
高超音速时代:俄武器重塑战争版图
最热阅读3117
乌多地能源交通设施遭重创,寒冬危机迫在眉睫
最热阅读2619
俄罗斯为何选择在冬季发动空袭?
最热阅读2477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局势再度升级
最热阅读1873
乌镇之约:十年携手,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最热阅读285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