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来源:小鸟
二、 F-22的“孤独”与F-35的“迷茫”:美军五代机的困局
说到这儿,就得聊聊美军的两款五代机了。它们和歼-20比,到底差在哪儿了?
先说F-22。“猛禽”,确实是好飞机,技术至今不算落伍。但它生不逢时,它是冷战的产物,设计初衷就是在西欧上空,跟苏联的苏-27、米格-29机群进行“骑士决斗”。它的任务很单纯:确保空中优势,猎杀对方的战斗机。所以它极致追求隐身、超机动、超音速巡航。但这就带来了问题:作战半径不够远(被称为“机场保卫者”有点夸张,但确实腿短),升级潜力被抠搜的预算限制,最关键的是,它当初对体系化作战考虑不足。
早期的F-22,为了隐身,数据链都是“阉割版”的,只能收信息,不能主动发信息,像个闷头干活的“独行侠”。它想的可能是:你们别管我,告诉我敌人在哪儿,我去干掉它就行。这在单打独斗时是优点,但在现代体系对抗中,就是致命伤。它很难作为一个灵活的信息节点融入整个作战网络。
再看F-35。美国人在F-35上终于想起来要搞体系了,但……好像走上了邪路。他们想让F-35成为战场上的“万能核心”,啥活都干:空战、对地、侦察、电子战……结果为了这种高度通用化,牺牲了太多作为战斗机的根本。超音速性能拉胯,机动性被F-16吊打,空战遇到同代机大概率要吃瘪;对地攻击,弹仓小,带弹少,机炮口径小,干杂活比不上专业飞机;电子战?在咱们专业的歼-16D面前,那就是业余选手。
所以,F-35本质上是一款“屠幼神器”,欺负小国弱国,凭借隐身和航电优势,那是无往不利。但一旦碰到拥有完整作战体系、拥有歼-20这类高端制空战斗机的对手,它就露怯了,典型的“干啥啥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