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来源:小鸟
普京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此言非虚。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领先,而是“赛道”的转换。当别人还在琢磨如何把马车造得更快时,俄罗斯已经点开了内燃机的科技树。
二、通报美国:这不是挑衅,这是“强制性”的战略对话
比试射成功更值得玩味的,是俄方“已通报美国”这一举动。
在国际军控体系名存实亡、俄美关系降至冰点的今天,俄罗斯为何要主动向对手通报如此敏感的战略武器信息?
1. 建立“可信威慑”:
威慑的有效性,不在于你有多少杀手锏,而在于对手是否相信你会用、并且能用得好。通过官方渠道,向美国决策层直接传递“海燕”已臻成熟的信息,是为了消除华盛顿内部任何可能的怀疑和侥幸心理。这是在告诉美国:“别再幻想着能通过先发制人的打击或你的反导系统来赢得核战争,‘海燕’的存在,确保了我们二次核打击能力的绝对可靠。”
2. 为对话设定“俄式议程”:
德米特里耶夫传递的普京立场——“只有具有建设性和相互尊重的对话才能带来成果”——是这次通报的核心外交通牒。翻译成直白的话就是:“现在,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了,但必须按照我的规矩来。”
俄罗斯用“海燕”的成功,为自己赢得了空前有力的谈判地位。它迫使美国必须正视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关切,任何忽视俄罗斯利益的对话,在“海燕”的阴影下都将变得毫无意义。紧接着传来的“俄国家杜马议员将与美国国会议员举行会谈”的消息,就是这一议程启动的直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