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来源:小鸟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传统的防线、重装备集群,在蜂群般的无人机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架无人机成本可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美元,但它换掉的,可能是一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坦克,或是一个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精锐士兵。
美军每年采购5万架无人机的节奏,在乌克兰战场日均消耗上千架的“新常态”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德里斯科尔自己也承认,从5万到100万,这是个“大跃升”。但美军认清了现实:未来的战场,将是算法的战场、是硅片的战场、是无人装备消耗战的战场。 质量依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量”的支撑,再高的质量也会被“蜂群”淹没。
所以,“天际铸造”计划,本质上是一次被现实打醒后的“工业觉醒”。美军意识到,光靠几家军工巨头,慢工出细活,已经跟不上战争形态的迭代速度了。
二、 “天际铸造”核心解剖:不止是造飞机,更是重构战争工业链
这个“天际铸造”计划,名字听着科幻,内核非常凶狠。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采购订单,而是一套组合拳。
公私合营,激活“全民军工”: 计划的核心是“公私合作”。这意味着美军将向美国本土的私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拥有敏捷研发和快速制造能力的科技公司,全面敞开大门。硅谷的创新基因,将被直接注入军事装备的血管里。这不再是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这些巨头的独角戏,可能会有无数个“SpaceX”式的创新企业杀入无人机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