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有氧

宁愿降薪也不坐班,远程办公惯坏了谁?

2022-10-19 来源:未来可栖 来源:岳嘉

远程办公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文化,但它的影响早已超过了文化范畴。

宁愿降薪也不肯坐班

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无法远程办公,即使降薪也要换个工作。这是5月底爱尔兰一所高校公布的全国远程办公调查报告所显示的结果。要知道,整个爱尔兰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中国宁夏。

即使在这样一个欧洲小国,远程办公也成了打工人的刚需。高威大学惠特克研究所(Whitaker Institute at NUI Galway)和西部发展委员会(Western Development Commission)的研究人员,在4月底和5月初收集了8400多名员工关于远程工作体验的问卷。在受访者中:疫情后跳槽的人中间,有47%的人表示,远程办公是换工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安永(EY)最近的一项全球调查也显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没有话语权,54%的员工可能会辞职。MindGy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奥克塔维厄斯·布莱克(Octavius Black)认为,疫情后全球范围出现“大辞职”(Great Resignation)浪潮,原因之一是远程工作,因为远程工作削弱了职场联系,使人们忘记了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工作。

纵观西方世界,远程办公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公民自由。在法国,有些公司接到了员工的起诉书,理由就是公司要求恢复现场办公,被认为侵犯了他们的权益;在英国,2021年夏季铁路部门员工在被要求重返办公室工作后大罢工,导致五十万人不能及时拿到驾照,造成了供应链的中断和经济的停滞。

在马斯克吐槽的美国,远程办公已经改变了城市格局。数据显示,2020年1月,在LinkedIn上申请美国工作职位的人中,远程工作需求不到3%。现在,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和佛罗里达州的萨拉索塔这样的中小型城市,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0%以上。

相反,在LinkedIn统计数据中,来自大城市如西雅图、旧金山、纽约的远程办公申请数量排名垫底。大城市的工作人口正在流失,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空心化,就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的汽车城底特律一样。小城市的人可以申请全美范围的工作岗位,通常还能获得更高的薪水,同时享受低成本生活。

幻想一下,你住在广西山区,既可以拿到北京、上海、深圳互联网大厂的收入,又可以出门见到桂林山水。谁能不心动呢?

但问题复杂之处在于,远程办公不仅仅助涨了工资及消费能力,还间接导致了过去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不断攀升的房价。特别是在美国,形势接近失控。

失控的通胀疯狂的房价

上个月,苹果公司机器学习主管伊恩-古德费罗(Ian Goodfellow)跳槽到谷歌,据说他在一封告别邮件中表示,他不喜欢苹果公司的重返工作岗位计划。

疫情反复、劳动力短缺的大环境下,许多美国员工正在进行或考虑跳槽。远程办公和涨薪都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

2022年4月底,招聘网站ZipRecruiter对2064名成功跳槽的美国员工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6个月,约64%的跳槽员工拿到更高的薪资。在这些人中,近一半的人加薪11%或以上。近9%的人比以前至少多赚了50%。

为了留住员工,大多数美国企业选择给员工涨薪。4月4日至12日,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NABE)对其84名会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一季度,美国涨薪公司的比例飙升至70%,创1984年有首次调查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约71%的受访者预计人工成本将在未来三个月继续攀升。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中,近27%的人表示,工资上涨是今年最大的通胀风险,这一比例高于那些认为俄乌冲突和供应链中断是主要通胀威胁的人。

打工人也别高兴得太早,工资上涨正在被物价上涨抵消。根据NABE的调查,大多数企业已经提价,成功地将更高的人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约45%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把部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15%表示已经把全部或绝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2022年以来,美国非农时薪一直维持在5.2%—5.6%的同比增长范围,这远高于疫情爆发前3.4%的月增幅。但通胀更猛,美国CPI已从去年12月的7%加速增长至3月的8.5%、4月的8.3%。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曾出现的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当时的恶性通胀造成了社会动荡。有观察者认为,当前美国CPI的读数远不及上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不必过度焦虑,但事实上,与上世纪60-70年代相比,当前的CPI剔除了房价的影响,如果重新计入,通胀将会是二战以来的最高值。

4月,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数据,美国独栋住宅的中位数价格高达39.12万美元,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去年高出14.8%。疫情以来,低利率和低库存是房价节节攀升的背景,但不是全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经济学教授约翰内斯-维兰德(Johannes Wieland)发布的论文得出结论,远程办公驱动了房价上涨。同时,住房需求激增的地域与远程办公的热门区域高度重合。

「从前,两个人住在一间公寓里很开心。现在,他们都想要一套公寓甚至是独栋别墅。」维兰德解释,远程办公导致了住房需求的倍增。根据其数学回归模型测算,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11月,美国房价上涨24%,远程办公因素至少贡献了其中的一半。如果远程办公持续下去,住房成本进一步增加,将会影响通胀及现行的货币政策。

另一组证据是,疫情后美国20城房价指数的涨幅,持续落后于全美房价中位数。前者主要描述城市核心区的公寓价格,后者更能代表非城区的独栋住宅价格。远程办公加剧了大规模的改善型迁居需求——人们需要更宽敞的房子、更多的房间、更大的草坪甚至泳池。

房价上涨导致了严重的住房负担能力恶化,现在是美国历史上最难买房的时候。抵押贷款技术和数据提供商Black Knight在5月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最大的100个房地产市场中,95%的住房负担能力低于长期水平,而在疫情之初,这一水平仅为6%;37个细分房地产市场的住房负担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

4月,美国按揭贷款平均月度还款额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以来增加了552美元(增幅38%),达到1809美元;自疫情爆发以来增加了790美元(增幅72%)。乍一看没多少钱,但美国人向来没有存钱的习惯,手持现金500美元以上的家庭寥寥。

谁在为远程办公辩护?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提出,在家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事情在日本非常罕见。从非医学地角度看,远程办公可能是新冠最大的后遗症。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权」患上这种后遗症。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收入在4万英镑及以上的员工中,混合办公的比例高达38%,另外23%的人完全居家办公。对于那些收入低于1.5万的人来说,只有14%的人混合办公或远程办公。

为了维护远程办公的正义和正当性,一位坚持了12年远程办公的美国公司高管撰写了一篇报告,她认为远程办公不仅仅对个人及组织有利,还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我们的地球:

「根据全球职场分析公司(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数据,每个美国公民平均每天花55分钟上下班,每人每年排放约2.7吨二氧化碳。用远程办公方式节约半小时的通勤,每年就可以减少超过5100万吨的碳排放。」

微软此前也对欧洲9000名管理者和员工做过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至少有82%的管理者认为,远距工作不影响生产力。其中44%管理者认为,开始远距工作后,公司的产能比过往还高。

36氪此前报道过,全球民宿平台爱彼迎正在成为远程办公流行文化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华尔街投行及硅谷大公司的高薪员工都不再被办公桌所束缚,因此创造了大量的长期旅居需求。

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爱彼迎平台受理的28天或更长时间的长期住宿预订单仍是其增长最快的订单类别,占据该季度总预订量的21%。同时,非城市区域的预定量也呈现2019年以来最强劲的增长势头。

爱彼迎的创始人布赖恩-切斯基高兴坏了,他公开表示办公室是前数字化时代的产物,远程办公的两年是爱彼迎有史以来生产力最高的时段,还宣布员工每季度只需要一周的线下见面,允许在不降薪的同时永久性远程工作,员工还可以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生活和工作,每年在每个地点最多工作90天。

这些为远程办公辩护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并非处于社会底层,感受不到食用油、面包、奶粉甚至卫生纸都在涨价,对一个低收入家庭带来的创伤有多大。

它带来了属于部分人的一时的欢愉,但正以高通胀帮凶的身份肆虐人间。借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一段经典台词来形容:

「起先你记恨它,然后你习惯它,更久以后,你离不开它。」

上一页 下一页
每天坚持慢跑30分钟,两三个月后,有大变化
相关阅读2709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这7大好处或不请自来
相关阅读23935
引体向上、卧推相对力量!这些体能测试你会吗
相关阅读24192
一个哑铃锻炼全身肌肉,5个动作在家也能高效燃脂
相关阅读65185
战争已逼近中国家门口!日本在前,美国在后!
最热阅读56868
13艘航母压境?鹰击19掀桌!美日舰队迎高超末日
最热阅读54300
印度光辉迪拜坠机,七秒连误断送“国运战机”
最热阅读62450
投票结果扎心,中俄反对无效!伊朗真的掀桌子了
最热阅读95989
日本真是罪大恶极!这是铁了心要拉全世界垫背?
最热阅读32813
不是临时起意!日本有备来袭,中国人要小心了!
最热阅读54230
中国军工让美情报界集体破防!西太棋局彻底颠覆
最热阅读18942
福建舰拥有全球航母独一份,背后隐藏深远考量
最热阅读79102
惊天逆转!中国空间站“造假”谣言背后的认知战
最热阅读32172
日本拒道歉,美日联军挑衅,我“航母杀手”就位
最热阅读25452
东大将日本一脚踢出局,印度狂喜,谁笑到最后?
最热阅读66644
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战争,中德贸易杀回马枪!
最热阅读87479
美俄达成“重大突破”!形势巨变,开始拼手速了
最热阅读14057
南海亮剑:东大轰炸机编队巡航,打出强力信号
最热阅读77969
东大科技三连重大突破:大国重器再传好消息!
最热阅读74806
乌用美制导弹攻击俄本土,俄军复仇轰炸敖德萨
最热阅读32152
‍“28点”和平计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最热阅读84184
未来已来:当东大“硅基尖兵”成为登陆战的主角
最热阅读58769
俄外交部强硬警告:日本再武装触碰莫斯科红线
最热阅读14407
美制导弹首度跨境打击,乌“远程手术刀”露獠牙
最热阅读98505
波兰备战,俄罗斯将入侵?是谁在欧洲拨弄战云
最热阅读31922
广岛市长怒吼:日本应坚持“无核三原则”不动摇
最热阅读48223
东大代表发声:“武力和对抗解决不了伊核问题”
最热阅读39354
印度对华变脸!中印关系质变,必将迎来重大变局
最热阅读88016
四川舰海试落幕!076型攻击舰或配颠覆性战机
最热阅读88002
高市早苗玩火:中国雷霆反击,日本军国主义梦碎
最热阅读27847
菲方碰瓷遭我方当场拆穿,暴露马尼拉险恶居心
最热阅读29520
解放军东海舰队:航母缺席却坐拥48万吨钢铁洪流
最热阅读15096
中日关系紧张时刻,东大在中东拿下了关键一局!
最热阅读41782
美国终于对台下手了!这一计划真是用心险恶!
最热阅读4371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