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杂谈

熬黏粥只知道小火慢炖?科学方法是这5点

2022-12-23

当然,即便使用电压力锅熬煮,如果不是自动泄压而是着急手动泄压,也容易米汤分离,也不利于达到黏稠的效果。

耐心多煮一会儿

只有煮粥食材淀粉糊化得更彻底,煮出来的粥喝起来才会更黏稠。如果没有给力的烹调工具,比如电压力锅,而是用汤锅明火熬煮,那么熬煮时间一定要有保证,多煮一会儿效果会更好,只是加热时间越久,食材中的B族维生素损失会更大一点,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基本不受影响。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如果是杂粮粥,那么即便损失一些也会比白米粥营养丰富得多。

不建议用加碱的办法增稠

熬粥时加点小苏打会让粥更黏稠,但是小苏打会破坏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本来吃杂粮就是为了更多的获得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为了追求黏稠口感牺牲掉营养并不是明智之举。

如果一定要增稠,除了以上几种措施,选择国家允许使用的增稠剂也不是不可以,比如酸奶中的明胶卡拉胶等都是增稠剂,餐馆里有可能会用得比较多,但家庭烹调中再使用增稠剂好像就失去了家庭烹调的初衷和意义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国家突然下了铁命令!医院巨震,多少人无眠
相关阅读14408
被奶茶毁掉的年轻人,每喝一杯,就失去一瘦子
相关阅读60176
促炎饮食、抗炎饮食,你知多少?
相关阅读24116
寿命长的人,身上有3个部位或较“小”
相关阅读30537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最热阅读74424
寒潮影响持续 多部门积极应对
最热阅读84489
从中部农博会看普惠金融助农惠农新实践
最热阅读96542
划重点!中小学科技教育将有这些新变化
最热阅读13037
为中医药文化注入“时代流量”
最热阅读23733
两部门发文分类引导新能源开发与消纳
最热阅读29777
乌镇之约:十年携手,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最热阅读54083
教育部等六部门: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
最热阅读16593
我国首次围绕幸福河湖评价发布国家标准
最热阅读20276
何立峰:中国正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最热阅读68084
扩容增量、提质增效,多地推进老年教育
最热阅读66898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
最热阅读29178
各地开行特色主题列车 助力旅客“坐着火车游中国”
最热阅读90262
新研究:每天少坐半小时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
最热阅读43908
价格弹性释放北京办公楼市场流动性
最热阅读34637
生态环境部: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最热阅读77514
寻迹津城:探寻方寸间的雕琢乾坤
最热阅读76270
事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两项国家标准发布
最热阅读40633
宁淮城际铁路跨淮河入江水道段连续梁全部合龙
最热阅读70908
两部门发布公告 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最热阅读30306
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
最热阅读67406
国庆中秋假期1634.3万人次出入境
最热阅读52720
沈佳高铁沈阳至白河段开通运营
最热阅读15214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进展成效怎么样?
最热阅读78065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
最热阅读26339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
最热阅读75421
制造“向新力”助力中国打造全球投资“热土”
最热阅读86428
北京发布2025年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最热阅读30747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发布
最热阅读35596
丰收在望 各地多举措抓好秋粮生产
最热阅读105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