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来源:自由
二、特朗普的“冷处理”:美国战略转向与欧洲的恐慌
面对俄军暴行,特朗普政府的反应却异常冷淡。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在闭门简报中泄露称,“俄罗斯的战术升级是美国预期中的压力测试”,特朗普本人更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暗示“某些欧洲国家在军工订单中获利颇丰”。此言一出,直接激怒德国和法国,暴露了美欧裂痕的加深。看官们,这不是孤立言论。8月26日民调显示,66%的美国公民支持特朗普为结束冲突采取的措施,52%满意其谈判策略,这反映美国民众对欧洲盟友的信任崩塌:仅39%美国人视德国为盟友,较2018年下降10个百分点;对法国的信任度从56%降至45%。特朗普的“冷眼旁观”实为战略算计——他正利用俄乌冲突测试欧洲的战略自主能力,同时为11月大选积累筹码。
证据显示,特朗普政府已实质减少对乌援助。6月,美国将原计划提供给乌的导弹转交中东;7月,白宫强调“需保留自身库存”,减缓军援步伐。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曾向俄发出“10天停火通牒”,威胁关税制裁,但俄方仅回以“炸”字,空袭反而加剧。这暴露了美式威慑的失效:俄军视通牒为挑衅,以军事升级回应政治压力。笔者分析,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是“以战促谈”——他暗示俄乌“领土交换”,并公开表示“短时间内促成停火困难,让双方打一会儿再介入”。这种“隔岸观火”策略,实为将责任转嫁欧洲,迫使乌克兰接受苛刻条件。(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