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来源:小鸟
但印度为啥这么干?表面看是“贵的就是好的”心理作祟,深层却是民族心态在作怪。印度人总觉得自己是“南亚霸主”,买武器不能跌份儿,必须配得上“大国身份”。结果呢?买回来的装备成了摆设,实战中连巴基斯坦的歼-10C都打不过。2023年的“5·7空战”就是铁证:巴方宣称击落3架阵风,英媒爆料击落4架,连印媒都承认有阵风中弹逃回。可印度政府呢?一边吹嘘阵风空袭战果,一边紧急加购114架阵风F4,价值220亿美元——这哪是买武器,简直是交“智商税”。
二、中国武器的“性价比革命”:如何用白菜价造出杀手锏?
反观中国武器,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歼-10C单价不到1亿,却能在空战中碾压阵风;翼龙无人机卖白菜价,却在中东战场吊打土耳其TB2;054A护卫舰出口价仅3亿美元,性能堪比西方10亿级战舰。中国军工的秘诀就一句话:用规模效应压成本,用自主技术保性能。
举个例子:中国航空工业有全产业链支撑,从雷达、导弹到发动机都能自产,成本可控。而成飞造歼-10C,流水线效率堪比富士康,一架成本压到5000万美元以下。反观法国达索,阵风用的雷达是泰雷兹的,导弹是MBDA的,供应链遍布欧美,成本自然水涨船高。更关键的是,中国武器不搞“猴版”——出口即满配,霹雳-15导弹射程200公里,比法国“米卡”导弹强出一截。这种“加量不加价”的策略,让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直呼真香。
但中国武器便宜,真是因为技术落后吗?恰恰相反!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歼-35的隐身设计,全是世界一线水平。中国军工的底气在于:国家战略驱动,而非利润至上。 中航工业的首要任务是突破技术壁垒,不是赚钱;出口武器是为了打破欧美垄断,培养盟友圈。所以中国敢卖“地板价”,甚至贴本卖——比如给巴基斯坦的歼-10C带贷款利息,本质是地缘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