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试射新弹,重塑地区力量平衡!

2025-10-11 来源:自由

二、“东大基因”与自主化的罗生门

尽管巴方强调“完全自主研制”,但笔者在慢放视频第37秒时发现细节:导弹尾翼展开机制与东大外贸型CM-400AKG高度相似,且气动布局隐约可见某型陆攻巡航导弹的影子。当然,这未必代表直接技术转移——更可能是巴方通过联合研发积累经验,逐步实现本土化迭代。

东大与巴基斯坦的防务合作早已超越常规军贸。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2024年报告指出,巴方导弹研发中至少有17个关键技术节点获得东大企业支持,从复合材料弹体到数字化飞控软件,甚至测试场地的多谱段光学追踪系统均可见东大设备。有趣的是,此次试射视频中,多个机位由民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影设备完成拍摄——这类设备的核心稳定算法,恰恰源自东大民用无人机企业的开源技术生态。

三、南亚天平与“非对称威慑”

看官们或许要问:为何巴基斯坦执着于发展巡航导弹?答案藏在地缘博弈的夹缝中。印度拥有“大地”“烈火”系列弹道导弹,且采购了S-400防空系统,传统弹道导弹突防成本骤增。而巡航导弹凭借低空飞行、雷达截面积小等特性,能有效穿透防空网——用500万美元的导弹迫使对手部署50亿美元的防御体系,这本就是经典的“非对称战略”。

更精妙的是,“法塔赫-4”的射程精准覆盖印度西北部所有重要军事基地:从旁遮普的装甲部队集结地到古吉拉特的海军司令部,均在打击半径内。这种“掐喉不打腹”的部署思路,既避免过度刺激国际社会,又足以形成实质性威慑。(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