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来源:小鸟
隐身材料革命:石墨烯吸波涂层、等离子隐身技术等新概念材料已在中国多款无人机上验证,成本仅为B-2的十分之一。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款无人隐轰的平台潜力极大。今天挂炸弹是“轰炸机”,明天加装加油管就是“隐身加油机”,换装电子战设备即成“电磁刺客”。一机多用,直接把美军的“专用机海”战术卷到新高度。
四、战略棋局:中美空中霸权的终极对决
B-21的设计理念仍是“精雕细琢的匕首”,而中国却拿出了“智能匕首+隐身刀鞘”的组合。老蚕敢断言:未来十年,亚太天空的规则将被彻底改写——
打击半径重构:无人隐轰+轰-20的组合,无需海外基地即可覆盖第二岛链;若搭配舰载弹射技术,甚至能实施全球存在。
成本碾压:B-21单价7亿美元,而无人隐轰成本可能不足其1/3。用五角大楼报告的原话:“中国可以用造一架B-21的钱,部署一个无人轰炸中队。”
战略模糊性:无人机跨域行动的政治风险远低于有人机,这意味着中国在台海、南海等敏感区域将拥有更灵活的“战略抓手”。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