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来源:自由
(三)
法兰西的这一枪,打碎的不仅是以色列无人机,更是三大战略幻觉——
其一,撕破了“西方铁板一块”的假象。法国作为欧盟核心、北约主力,其维和部队直接与以军交火,意味着欧洲安全利益与以色列军事行动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后续意大利、西班牙等九国紧急召开波尔托罗日会议,联合要求开放拉法口岸,正是欧洲集体觉醒的征兆。
其二,戳穿了“以色列绝对安全”的神话。以军过去之所以敢三线作战(加沙、黎巴嫩、叙利亚),甚至挑衅伊朗,倚仗的正是美国提供的战略兜底。而今法国敢于正面反击,暗示其已获得欧盟乃至阿拉伯国家的默许支持。看官们不妨回想,当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时,美国组建多国部队何等迅捷;如今以色列多面树敌,却连传统盟友都亮出红线,其中深意值得玩味。(本文由AI辅助生成)
其三,暴露了“美国独霸中东”的时代终结。华盛顿至今未能推动停火进入第二阶段,反而被盟友当面“掀桌子”,这种领导力破产的窘境,像极了英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军时的历史瞬间。当霸主无法约束代理人,地区力量自然会重新洗牌。
(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冲突升级恰逢全球力量格局重构的关键节点——
东大提出的“两国方案”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同,而美西方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却陷入道义与实操的双重困境。法国此次反击,本质上是在争夺中东问题的话语权:既然美国管不住以色列,欧洲便自己来定规矩!
这种“抢方向盘”的行为,将对中东产生深远影响:
维和部队或将改变守势姿态,未来可能主动拦截以军越境行动;
欧盟可能启动对以武器禁运等实质性制裁,削弱其长期作战能力;
阿拉伯国家将更积极借力欧洲平衡美国影响力,形成新的地缘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