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来源:小鸟
“航母杀手”的威名:现代级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舰艏两座4联装MOSKIT反舰导弹发射器,内藏8枚SS-N-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这款重达4吨的庞然大物,以2.3马赫突防、20米掠海飞行,240公里射程内足以单发重创驱逐舰。尽管如今被调侃“打航母腿短”,但当年却是中国海军唯一能威胁美日盾舰的利器。
区域防空的破局者:现代级搭载的施基利防空系统(48枚SA-N-7/12导弹),让中国舰队首次拥有40公里级中程防空网。相比之下,同期052驱逐舰的海红旗-7射程仅8.5公里,面对饱和攻击时连自卫都捉襟见肘。
火力投射的巅峰:双联130毫米舰炮可在登陆战中提供堪比一个炮兵营的支援火力,而苏-30MK2战机+KH-31反舰导弹+基洛级潜艇的“三叉戟”组合,更让东海舰队长期稳坐反舰火力头把交椅。
三、战略抉择:为何东海舰队“被迫低调”?
东海舰队装备更新放缓,实则是战略环境的必然结果:
地理位置的先天限制:台湾海峡最窄处仅130公里,航母若部署于此,一出港即暴露在岸基火力射程内。狭窄水域难以展开航母编队200公里的防空圈,反而会成为“活靶子”。
岸基体系的替代优势:解放军在东南沿海部署的火箭军、航空兵和远程火箭炮,已能覆盖台海全域。航母的舰载机在此环境下反而显得冗余。
资源倾斜的理性分配:055大驱和航母优先配属需要远洋行动的北海、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则专注“区域拒止”任务——用盾舰+反舰导弹链封锁海峡,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