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来源:小鸟
二是“快速论”。 六代机,无论是NGAD(空军)还是F/A-XX(海军),从技术验证、工程研制到测试服役,周期动辄十几年。洛马声称,利用F-35这个成熟平台,融合部分已验证的六代机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快速填补2030年代可能出现的“技术空窗期”,以应对“紧迫的挑战”(他们嘴里常挂着的那个东方大国)。
这套“多快好省”的逻辑,堪称商业推销的经典话术。但问题是,军工研发不是拼乐高,不是在已有的底座上随便插几个先进模块就能实现战力跃升的。它更像是在人体上做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神经系统重构,每一步都是鬼门关。
二、 脆弱的基础:Block 4的“烂尾楼”上能盖摩天大厦?
洛马这个宏伟蓝图,有一个致命的前提——它得先完成F-35的Block 4升级。
Block 4是什么?可以理解为F-35的“完全体”或者“终极形态”。这个计划包含超过66项关键改进,涉及雷达、电子战、计算机处理能力、武器挂载等等,目标是把F-35的性能提升到最初设计时的巅峰状态。然而,就是这个Block 4,已经成了美国军工体系的一个“黑洞”。
根据美国国会问责局(GAO)的报告,Block 4升级的成本已经暴涨到惊人的165亿美元,而且完成时间一推再推,现在已经排到2031年之后了。技术难题层出不穷,尤其是软件系统的整合,复杂度超乎想象,导致测试进度严重滞后。
这就好比什么呢?你好不容易买了套房,找了个施工队做精装修。结果这施工队磨洋工,预算超支好几倍,工期拖了五年还没装完,水电线路都还没理顺。这时候,工头笑嘻嘻地过来跟你说:“老板,我看你这地基还行,咱们不如趁这次装修,直接把楼加盖三层,再给你装个全屋智能、磁悬浮电梯,让它变成个‘准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