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来源:自由
泽连斯基的转向:从英雄到务实者的坠落
泽连斯基的立场剧变,是筹码崩塌的缩影。冲突初,他誓言“收复所有领土,包括克里米亚”;2024年底,却承认“军事手段夺回克里米亚不现实”;2025年9月,更将胜利降格为“避免全面被占”,提议参照“韩国模式”停火。这一“法律上不承认失地”的宣言,被分析人士讽为“精神胜利法”,实则是民意的倒逼:基辅民调显示,52%民众支持谈判结束战争,较一年前27%飙升;坚持“不收回领土绝不谈判”者从47%跌至29%。泽连斯基归咎西方“支持不足”,称若援助及时战局或改,但特朗普的稀土勒索和欧盟暂停援助,迫他转向外交。看官们,这非战略调整,而是生存本能:乌GDP暴跌50%,兵源枯竭,防线脆弱。泽连斯基的“务实”,实为普京谈判筹码的胜利——俄方停火条件始终围绕“承认新领土现实”,拉夫罗夫“乌投降”论调仅是初始高价筹码。乌方试图用外籍雇佣兵伤亡(92名美籍士兵死亡)渲染俄残暴,推动西方介入,但2万外籍兵难改战局。
战场和国际压力下,乌克兰国内已成火药桶。泽连斯基支持率因战争持续下滑,2025年7月,议会以微弱多数确认其合法性,但反腐法案争议引发最大规模示威,欧盟与IMF暂停援助施压。特朗普公开称泽连斯基“独裁者”,普京更支持扎卢日内为乌新总统,加剧政权危机。泽连斯基要求美取消反对矿产协议议员签证,暴露其控制力减弱。经济上,乌依赖西方冻结俄资产贷款(如G7的500亿美元计划),但预算赤字扩大,民生凋敝。看官们,这非单纯内乱,而是筹码流失的连锁反应:泽连斯基2024年称“无美援乌将战败”,2025年却被迫接受领土损失,以“外交收回克里米亚”空话安抚民心。然俄军2025年推进加速,乌失地是2023年的7倍,机会之窗正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