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来源:自由
二、北部铁钳合拢:10公里缺口上演“死亡播种”
当乌军指挥部紧急调遣预备队驰援格里希诺时,俄军亮出压箱底杀器——“耕作”远程布雷车。该系统能在3分钟内布设208枚智能地雷,形成宽达500米的死亡地带。这些配备敌我识别芯片的地雷,对俄军装甲部队自动静默,却专攻乌军车辆底盘。笔者亲历提示:此系统曾在阿夫季夫卡战役中瘫痪乌军3个装甲旅,如今重现红军城西郊,实为绞索收紧的信号。
北部战线同步告急:俄第1437摩步团经5个月血战夺取乌达奇诺耶村,兵锋直指北部煤矿区。一旦控制M30公路,将与南下俄军会师,完成对红军城的“终极合围”。当前包围圈缺口仅剩10公里,而俄军已在T0515公路沿线森林建立加固阵地,乌军别列茨克方向的反突击屡遭挫败。(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无人机霸权:天竺葵风暴吞噬战场
西方情报显示,俄军月产“天竺葵-2”自杀无人机达5000架,7月投射量飙升至6298架次(较6月激增40%)。更令乌军胆寒的是喷气式“见证者-3”无人机,其单日728架的饱和打击创下战争纪录。反观乌军,虽拥有数量优势,却因电子对抗能力薄弱,侦察无人机屡遭俄专业反无人机部队伏击。前线士兵哀叹:“我们如同蒙眼搏斗,俄军却看透我们每根肋骨”。
技术代差真相:俄军构建的“侦察-干扰-打击”三位一体网络,使乌军日均损失8-10架侦察无人机。而乌军自诩的“民用无人机改装部队”,在俄军全频段电磁压制下,传输成功率不足三成。